:虚拟商品中的情绪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互联网上为自己的情绪寻找慰藉。电商平台上的各种“树洞倾听”服务、“虚拟蚊子”、“好运喷雾”等虚拟商品销量激增,显示出这一代年轻人更愿意为个人的情绪价值买单。尽管这些商品看似荒诞无厘头,但它们确实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情绪价值,让人们得以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安放的情绪得到宣泄。
情绪价值原本是一个营销学概念,但现在已被泛化理解成一种能力,一种能用语言就让人感到心情舒畅的能力。当下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对自我情绪的观察和释放,他们渴望在一段段亲密关系中,能深入交流却又不失独立。然而,互联网时代电子文化的影响以及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使得年轻人更容易感受到孤独和漂泊感。
因此,渴望真诚陪伴、重视情绪疗愈、追求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也就成为了更多人的情感刚需。当公众情绪转变成消费意愿,虚拟商品也就有了成为生意的可能。一些注重自我情感需求的年轻人们开始花钱取悦自我,为幸福感、满足感和仪式感的获得而付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绪该如何得到更好的安抚?购买虚拟商品行为的潜意识里,是否也包含着一种对于人际关系的回避与防御?对于需要成长的年轻人来说,是否在人与人更真实的互动中能收获更多的益处?
情绪产品能否缓解精神内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实际上,情绪产品本身并不具备什么奇特的功效,不过是个人情绪投射到一个具象物上,再反射回自我的一个过程。谁又能真的将问题解决寄希望于一个几分钱、几块钱就能买到的东西呢?大都是“花点小钱买个快乐”罢了。因此,我们也不必过多担心年轻人会对这类提供情绪价值的虚拟商品产生依赖心理,即便它真的为问题解决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也不过是年轻人自己的自我救赎与努力罢了。
虚拟商品中的情绪价值
虚拟商品中的情绪价值是什么,虚拟商品中的情绪价值包括,虚拟商品中的情绪价值是指,虚拟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虚拟商品价值如何定义,虚拟商品有没有价值,虚拟商品可分为社交型,虚拟商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虚拟物品的价值,虚拟商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