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的一篇《经济学人》文章中,人们惊奇地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中年之后会变得更加幸福。这篇文章引用了多个社会调查,阐述了人们的幸福感从青年时期到中年是如何逐渐下降的,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所谓的“中年危机”。然而,中年之后,人们似乎赢得了幸福的宝贵礼物。研究表明,即使在排除了手头现金、就业状况和子女数量等因素的影响下,这种U形弯曲的现象仍然存在。全球人口的平均数据显示,美好的生活在46岁才刚刚开始。
我在2021年发表于《商业风险期刊》的论文中也报告了类似的“U形弯曲”现象,但我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创业者,关注的是他们的成功——包括财务指标和主观感受上的成功。尽管许多耳熟能详的创业故事都是关于年轻的创业者,如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他们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并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整个行业,但实际上,创业者的年龄差异很大。例如,马云在35岁时创立了阿里巴巴,宗庆后在44岁时创立了娃哈哈,桑德斯在65岁时创立了肯德基,褚时健在75岁时再次创业卖褚橙。
通过对上百篇英文文献报告的实证数据进行整理和重新计算,我发现了一个微弱的“U形弯曲”现象:年轻的创业者更容易遭遇挫折,平均在42岁左右达到低谷,之后成功率逐渐回升。有趣的是,一份沃顿商学院的报告指出,美国创业者的平均年龄恰好为42岁,如果这些人的年龄呈正态分布,那么很多人正处于或接近事业的低谷。此外,我还发现,如果细分成功指标,年长的创业者虽然在财富增长率上低于年轻的创业者,但他们拥有更高的成就感和满意度。换句话说,即使企业的财务表现相同,年长的创业者也更可能从事业中感受到幸福。
幸福感和财务绩效之间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会相互促进。一个心理健康、乐观开朗的创业者,更能带领团队实现增长和成功。反之,持续的成功也能让创业者保持平和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更愿意增加投资和寻求更多的增长机会。这种紧密的联系有时会导致恶性循环,一个牢骚满腹或急红眼的创业者可能会让人避而远之,更难恢复元气。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者需要先调整自己的心态,然后再去影响他人和业绩。
![生命之U中年之后的幸福转折](https://yunkanjia.com/uploads/images/a82a15d7e7014b5bb681437c4f28c4c0.jpeg)
生命之U中年之后的幸福转折
此外,大多数选择创业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的人,追求的不仅仅是金钱,幸福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幸福优先于金钱,年长的创业者是一群值得我们尊敬和羡慕的人。
我的研究受到数据的限制,无法严格验证中年以后的创业者为什么会感到更幸福,但我了一些普遍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商业运作的观点来尝试解释这个谷底和随后的转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年龄会带来四类影响。第一类是损失,从青年到中年,人们会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如体能、外貌、冒险精神和流体智力(例如速记能力),这些当然会让人产生焦虑,也会降低成功率。第二类影响是成长,成长和后面两类影响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损失机制的负面影响。人们成熟后会收获珍贵的晶体智力(比如阅历和智慧),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问题和挑战,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和事业中的美好时刻。第三类是重组,我们会对生活目标重新排序。因为老年人知道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所以他们会更珍惜当下。年长的创业者不太可能进行长期的高风险投资,他们更喜欢获得稳定的利润,他们也不再与他人较劲,而是通过帮助和给予来收获他人的感激和尊重。第四类是转换,中老年人在尝尽人生百味之后,心态和情绪会有重大调整。他们的自我调控情绪能力会增强,情绪变得稳定,很少大喜大悲。即使面对重大打击,他们也能淡然处之,而不会深陷愤怒或悲伤而无法自拔。这些收获都有利于年长的创业者保持心理健康。
在过去的两年里,教培行业公司普遍倒闭跑路,但俞敏洪能够稳妥地关停新东方的中小学生教培主业,捐赠桌椅,再次创业做好直播带货业务。同样的逆境,他能够打出一手好牌,这可以看出一个年长创业者的人生智慧和情绪稳定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从年轻时的单身状态到进入婚恋、组建家庭,开始承担家庭养育的重担,个体的经济消耗和体力消耗大增,幸福感会降低,形成左边下行的弯曲线。这个重担到中年,俗称“上有黄金,下有黄金”的阶段,尤其艰巨,给自己设定的期待和目标会不断上升。创业者一方面平均每天需要工作12小时以上,而且不能享受大企业员工那样的带薪假或者调休;另一方面要承受工作挑战与家庭义务的多重压力,力不从心。如果再加上婚姻破裂,内忧外患,更容易焦虑和沮丧。熬到40多岁,孩子离家上大学往往是一个重大事件,家庭责任立刻减轻,人能腾出精力应对生活、工作和婚姻方面的难题,哪怕只有部分安顿好,幸福感跟之前比也会有大幅提升。
本文主题词:中年的意义:生命的蜕变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