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在小程序领域引发了一场引人注目的隐私指引风波,剧情之跌宕起伏,令人不禁想起周星驰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作为一位负责多个小程序适配的开发者,我有幸全程见证了这场风波的发展。现在,我想将这段离奇的经历记录下来,与各位分享。

故事始于一个月前的8月14日,微信悄然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将对小程序的隐私保护指引进行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在使用一些敏感功能(如相册、地理位置等)时,需要向用户展示一个弹窗,征得用户的同意后才能调用这些功能。公告内容繁多,但主要包含两个要点:一是这个弹窗需要开发者自行实现;二是该规定将于9月15日正式生效,若在此之前未完成弹窗功能的开发,小程序将面临无法使用的风险。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广大开发者顿时陷入了混乱。有人试图阅读文档却难以理解,有人一觉醒来发现接口报错而不知所措,还有人提前察觉到了问题所在。此外,还有一些人在论坛上表达了他们的不满和困惑。

由于公告发布得过于仓促,导致许多开发者无法正常进行开发和调试,从而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微信官方迅速做出了回应,取消了此次更新。同时,考虑到大部分开发者对如何修改代码存在疑问,官方承诺将尽快提供示例代码。

经过八天的等待,在距离9月15日大限仅剩24天时,官方终于发布了四个示例代码(后来增加至五个)。然而,这些示例代码的出现反而让开发者更加困惑,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参考。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开始了紧张的代码修改工作。

这次改动不仅涉及代码层面的调整,还需要考虑后台配置、前台配置、更新缓存、框架兼容性、基础库版本以及第三方开发工具等问题。在磕磕绊绊中,开发者逐渐摸清了应对策略。

微信小程序隐私指引风波一场突如其来的戏剧性转变

微信小程序隐私指引风波一场突如其来的戏剧性转变

随着9月15日大限的临近,更多问题开始浮现。对于那些负责数十甚至上百个小程序的开发者而言,每个小程序都需要经历开发、测试和发布的漫长流程,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所有改动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对于那些已经上线多年且长时间未更新的老小程序,其原始代码可能已经丢失,或者原来的开发者早已离职,使得这部分开发者陷入绝望。

更糟糕的是,小程序的审核速度变得异常缓慢,有时甚至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得到反馈。这种情况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如此大规模的改动必然会导致大量小程序的版本发布,微信实际上是在人为地给自己制造审核压力,而最终承担后果的却是开发者。

就在距离9月15日大限仅剩数小时之际,微信官方再次发布公告,宣布了两条重要信息:一是原定的大限日期推迟至10月17日;二是即便开发者不进行修改,平台也会自动弹出弹窗提示。这一突如其来的180度大转弯,令那些已经完成改动的开发者感到愤怒和无奈,因为他们为了遵循之前的规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时间。

这场风波尚未结束,未来几周社区可能会再次掀起波澜。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记住一句话:“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本文主题词:

微信小程序隐私政策,微信小程序隐私,微信小程序个人隐私,小程序隐私,微信小程序隐私保护指引设置,微信小程序隐私条款,微信小程序隐私信息安全,小程序隐私保护说明,小程序使用条款和隐私条件,微信小程序隐私政策模板

点赞(49)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