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研制原子弹之前,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两弹一星"计划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即使再给中国30年,中国也无法制造出原子弹。这种观点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原子弹的制造需要一种名为铀的天然核裂变原料。然而,多年后,中国成功地摘掉了"贫铀国"的帽子,拥有了丰富的铀资源。那么,中国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又是如何找到铀资源的呢?

铀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矿产元素,早在18世纪就被科学家克拉普罗特发现。然而,直到20世纪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铀才因其作为核裂变的主要自然资源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矿产界的宠儿。各国纷纷开始勘探铀矿,唯恐落后一步。

新中国成立后,决定自主研发原子弹。这就需要大量的铀作为核裂变材料。然而,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战略封锁,不可能向中国出售铀这样的高级战略物资。因此,中国只能依靠自己的铀矿资源。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难道就找不到制造原子弹所需的铀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勘探人员查阅了大量的外文资料,最终在一篇由澳大利亚发表的关于该国铀矿数据的声明中找到了线索。澳大利亚的勘探专家在其南部阿德莱德市郊区的一座普通山体中发现了超过一百万吨的铀矿资源。这座山体与其他山体并无明显区别,但其内部含有大量的花岗岩,铀矿正是在这些花岗岩周围发现的。

中国铀矿勘探之路从贫铀国到自给自足的蜕变

中国铀矿勘探之路从贫铀国到自给自足的蜕变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铀矿一定分布在花岗岩中。这一理论得到了世界各国地质学家的认可,包括中国。在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情况下,中国勘探人员按照这一理论在国内寻找铀矿。1957年,他们在湖南金银寨的花岗岩层下发现了铀矿,并将其命名为711矿。这一发现加速了中国原子弹工程的进程,最终在1964年成功爆炸。

然而,尽管711矿的成功经验使得在花岗岩层下寻找铀矿的理论成为主流,但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并未在其他地方复制这一成功。事实上,中国的铀资源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导致中国被称为"贫铀国"。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9年的估算,中国已探明的铀资源约为17.4万吨。然而,作为世界前三的核电装机大国,中国对铀资源的需求非常大。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对铀矿资源的需求量为9830吨,而中国的铀矿产量仅为1885吨,缺口高达80%以上。这意味着中国80%的铀矿需求依赖进口。

铀作为一种高等级的战略资源,如果不能实现自给自足,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制约。在国际形势不稳定或与其他铀矿生产大国关系紧张时,其他国家可能会停止对中国的铀矿出口,使中国在核电原材料供应和军工武器生产方面陷入被动。

近年来,随着俄乌冲突和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国际形势愈发动荡。考虑到地缘政治因素,有专家担忧地警告称,到2030年,如果中国仍未能找到世界级铀矿,核电原材料的供应将岌岌可危。

本文主题词:

中国铀矿分布及探明情况,中国铀矿,中国铀矿石,中国铀矿石分布图,中国铀矿床,中国铀矿开采,新中国铀矿堪探,中国铀资源,中国铀矿的分布图,中国铀矿位置

点赞(72)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