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研制原子弹之前,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两弹一星”计划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即使再给中国三十年,也无法制造出原子弹。这种观点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原子弹的制造需要一种名为铀的天然核裂变材料。然而,多年后,中国成功地摘掉了“贫铀国”的帽子,拥有了丰富的铀资源。那么,中国是如何解决铀难题并找到铀资源的呢?

铀,这个在元素周期表中默默无闻的元素,自从18世纪被科学家克拉普罗特发现以来,一直鲜为人知。直到20世纪,随着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铀矿作为唯一能够引发核裂变的自然资源,一夜之间成为了矿产界的宠儿。各国纷纷开始勘探铀矿,唯恐落后一步。

新中国成立后,决定自主研发原子弹。这就需要大量的铀作为核裂变材料。然而,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战略封锁,不可能向中国出售这种高级战略物资。因此,中国只能依靠自己的铀矿资源。尽管中国地大物博,但要找到制造原子弹所需的铀并非易事。

勘探人员在查阅外文资料时,发现澳大利亚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提到了一种新的勘探方法。澳大利亚的勘探专家在阿德莱德市郊区的一座普通山体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储量超过一百万吨的铀矿床。此外,他们还在这座山体附近发现了数千吨铜矿和金矿。这座名为奥林匹克坝的铀矿床,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世界上顶级的铀矿宝库之一。

澳大利亚的勘探人员发现,这座看似普通的山体内部含有大量的花岗岩,而铀矿正是在这些花岗岩周围发现的。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的勘探理论,使得人们普遍认为铀矿一定存在于花岗岩中。这一理论得到了世界各国地质学家的认可,中国也不例外。

根据这一理论,中国在湖南金银寨的花岗岩层下发现了铀矿,并将其命名为711矿。这一发现加速了中国原子弹工程的进程,最终在1964年成功爆炸。然而,在此之后,勘探人员在其他花岗岩层下并未找到足够的铀矿,导致中国在过去四十多年的时间里,铀资源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9年的估算,中国已探明的铀资源约为17.4万吨。然而,作为世界前三的核电装机大国,中国对铀资源的需求非常大。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对铀矿资源的需求量为9830吨,而中国的铀矿产量仅为1885吨,缺口高达80%以上。这意味着,中国80%以上的铀矿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

铀矿作为一种高等级的战略资源,如果不能实现自给自足,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制约。在国际形势不稳定或与其他铀矿生产大国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一旦对方停止对中国的铀矿出口,中国在核电原材料供应和军工武器生产方面将面临极大的被动局面。

中国铀矿勘探之路从贫铀国到自给自足的蜕变

中国铀矿勘探之路从贫铀国到自给自足的蜕变

近年来,随着俄乌冲突和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国际形势愈发动荡。有专家警告称,到2030年,如果中国仍未能找到世界级铀矿,核电原材料的供应将岌岌可危。

本文主题词:

中国铀矿分布及探明情况,中国铀矿,中国铀矿石,中国铀矿石分布图,中国铀矿床,中国铀矿开采,新中国铀矿堪探,中国铀资源,中国铀矿的分布图,中国铀矿位置

点赞(28)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