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B的结构组成
PCB主要由导电图形层、绝缘层、金属化孔以及装配焊接时的助焊膜、阻焊膜等构成。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PCB的基础架构,使其能够承载电子元件并提供必要的电气连接。 -
PCB的内部结构
PCB的核心是其导电图形层,这些层由铜箔制成,并通过蚀刻技术形成所需的电路图案。这些导电层之间由绝缘层分隔,以确保电气隔离。此外,PCB还包含金属化孔,用于在不同层之间建立电气连接,以及用于固定元件的焊盘。深入解析PCB设计与制造的关键要素
-
PCB层的分类
PCB层主要分为两大类:信号层和辅助层。信号层负责布线和摆放元器件,而辅助层则包括机械层、丝印层、锡膏层、阻焊层、钻孔层、禁止布线层以及多层。每种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用途。 -
常用层的功能
- 信号层:分为TopLayer(顶层)和BottomLayer(底层),用于布线和摆放元器件。
- Mechanical(机械层):定义PCB板的外观,用于绘制外壳尺寸和核对电路板安装。
- TopOverlay(顶层丝印层)和BottomOverlay(底层丝印层):用于定义顶层和底层的丝印字符,可作为装配图、注释标记、LOGO。
- 锡膏层:包括顶层锡膏层(TopPaste)和底层锡膏层(BottomPaste),用于SMT工艺刷锡浆。
- 阻焊层:包括顶层阻焊层(TopSolder)和底层阻焊层(BottomSolder),用于保护铜在操作过程中免受氧化和短路。
- 钻孔层:包括DrillGride(钻孔指示图)和DrillDrawing(钻孔图),用于提供电路板制造过程中的钻孔信息。
- KeepOutLayer(禁止布线层):定义电路板的边界、切割线、电路板的挖空、开槽位置,以及不允许放置导线的区域。
- MultiLayer(多层):用于焊盘和穿透式过孔,需要穿透每个层,用于焊盘时,可定义电镀孔(PTH)和非电镀孔(NPTH)。
- 元件和封装
- 元件符号与封装:同一个电路符号(Part)可能对应多个封装(FootPrint),而同一个封装也可能因安装形式不同(如:立/卧)衍生出若干子封装。设计时需要仔细核对封装尺寸/形式是否正确,以及管脚顺序是否相符。
- PCB焊盘设计基本原则:包括对称性、焊盘间距、焊盘剩余尺寸、焊盘宽度等,以确保良好的焊接效果。
- PCB工艺限制
曝光能力、腐蚀的扩散效应、电镀孔工艺、层间对准误差、钻孔位置误差等因素都限制了PCB的最小线宽、过孔/焊盘的最小内径、焊盘和过孔的最小外径,以及导线间的最小间距。特殊新工艺,如激光钻孔、沉积板,能够达到更小的极限值,但价格昂贵。在实际生产中,应选择可靠值以保证大批量可靠生产。
深入解析pcb设计与制造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深入解析pcb设计与制造的关键要素是,深入解析pcb设计与制造的关键要素有哪些,pcb制作与设计,pcb设计与制作目的意义,pcb的设计过程,pcb设计的作用,pcb设计的重要性,简述pcb设计时的主要工作层面及作用,简要说明pcb设计的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