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是“毒”还是“药”?
最近,单位购进了不少杀毒软件,让大家免费使用。一位同事说:“买这些东西不就图个心里踏实吗?”
单位一位电脑老手说:“其实,不少杀毒软件纯属‘鸡肋’,既费电脑的资源,又不一定能保证安全。”
这位老手的话不无道理。据报载,去年年底,英国警方曾提醒网民,千万不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名为“诺顿”的杀毒软件,因为它可能比病毒更危险。为此,笔者采访了省计算机安全协会的一位专家,他说,这并非耸人听闻。据他介绍,如今市面上的杀毒软件虽然很多,但鱼龙混杂,不少产品“名不副实”,要么查杀率不高,要么带有“后门”,威胁用户的数据安全。更可怕的是,有些杀毒软件本身携带了病毒,用户在安装时,不知不觉就会“中毒”。
那么,如何选购杀毒软件呢?这位专家给出了几条建议:
一看知名度。目前市场上的杀毒软件很多,但并非所有的产品都值得信赖。有些杀毒软件之所以受宠,是因为它请了明星代言,或是投入了大量广告,但其查杀率不一定高。
二比查杀率。据国家权威机构的测试,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杀毒软件查杀率都在99%以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最好的。用户在选购时,一定要向专业人士咨询,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作出选择。
三查“后门”。有些杀毒软件虽然查杀率高,但为了保证实时监控,会在用户的电脑上留下“后门”,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这样的产品,显然是不能选的。
四防捆绑。有些杀毒软件在安装时,会捆绑其他软件,甚至包括广告软件。这些软件不仅影响电脑的性能,还可能对用户的隐私构成威胁。
选杀毒软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电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