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文共计约341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大约9分钟,由作者windows10激活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11月06日19时55分23秒。

内容:

Web前端监控中,了解静态资源的加载时间是关键指标之一。通过使用PerformanceResourceTiming API,我们可以获取到静态资源的加载时间。然而,该API并不能直接告诉我们资源是否是通过协商缓存加载的。但是,我们可以结合其他方法来判断。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协商缓存。协商缓存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一种机制,用于确定客户端是否已经缓存了某个资源。如果客户端已经缓存了该资源,那么服务器会返回一个304未修改的响应,客户端则直接从本地缓存中加载资源,而不需要重新从服务器下载。

利用PerformanceResourceTimingAPI实现前端监控对静态资源加载时间的采集及判断资源是否通过协商缓存加载

要判断资源是否是通过协商缓存加载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1. 使用PerformanceResourceTiming API获取资源的加载时间。
  2. 使用fetch()函数发送一个请求,请求头中包含Cache-Control: no-cache和Pragma: no-cache,以强制使浏览器忽略缓存。
  3. 比较两次请求的响应状态码。如果第一次请求的响应状态码为200(表示资源未命中缓存),而第二次请求的响应状态码为304(表示资源命中缓存),那么可以判断资源是通过协商缓存加载的。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 获取PerformanceResourceTiming API的数据
const resourceLoadingTime = performance.getEntriesByType('resource')[0].duration;

// 强制使浏览器忽略缓存,发送请求
const fetchOptions = {
  method: 'GET',
  headers: {
    'Cache-Control': 'no-cache',
    'Pragma': 'no-cache'
  }
};
fetch('/path/to/resource', fetchOptions)
  .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status === 200) {
      // 资源未命中缓存
      console.log(`资源加载时间为:${resourceLoadingTime} ms`);
    } else if (response.status === 304) {
      // 资源命中缓存
      console.log(`资源加载时间为:${resourceLoadingTime} ms,通过协商缓存加载`);
    } else {
      console.error(`未知的状态码:${response.status}`);
    }
  })
  .catch(error => {
    console.error(`请求失败:${error}`);
  });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前端监控中了解到静态资源的加载时间,并判断资源是否是通过协商缓存加载的。这对于优化网站性能和提高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点赞(95)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