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不掉!还是关不掉!这说的是那些老是自动跳转、弹出广告的APP,真是让人抓狂。有时候跟同事聊到想买的商品,结果手机上马上就出现了精准推送的广告。手机里的APP那么多,究竟是哪些软件这么“八卦”,得把它们找出来!
别急,官方出手了。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用户反映强烈的APP问题进行了检查,包括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以及无法关闭的弹窗和乱跳转等问题。结果发现,包括i智行、智能电动车管家、全能扫描打印、快充驿站等在内的50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保护隐私,远离恶意APP——工信部曝光最新一批问题软件](https://yunkanjia.com/uploads/images/3aee8edfd1624b4b8456acfd5fe9aab5.jpg)
保护隐私,远离恶意APP——工信部曝光最新一批问题软件
SDK的全称是Software Development Kit,中文意思是软件开发工具包,通常是软件工程师为特定软件包、软件框架、硬件平台或操作系统等创建应用软件时使用的开发工具集合。
我们已经为大家整理了这些存在问题的APP名单,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软件。快来看看你的手机里有没有这些软件吧!
如果你手机里没有这些APP,那么恭喜你,成功闯过了第一关!但是还有一关需要“考眼神儿”。工信部反诈专班新公布了一批涉嫌诈骗的高风险山寨APP。
据了解,这些山寨APP通常通过广泛传播来提高安装率和留存率,同时想方设法规避监管。它们一般不会在正规应用商店上架,也没有经过安全合规审核,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违规获取手机权限等风险。
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的专家甄真表示:“仿冒APP迷惑用户的套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1:1的高仿,使用与正版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图标或名称。我们最近发现了一款超高仿的电商APP,其页面与正版几乎一模一样。另一类则是通过虚构出某APP的国际版、特价版,掩盖与正版APP的差异,降低用户的警惕性。”
这些山寨APP的主要目的是套取个人信息和诱导付款转账。它们的骗人套路很简单,就是让你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然后引诱你下载安装。这些山寨APP具有很高的诈骗和病毒传播风险。
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提醒,有些山寨APP还会通过植入病毒来偷跑手机流量或盗打电话,甚至可能盗取动态验证码来偷偷转移用户资金。此外,用户也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点赞、挂机赚金币等软件,这些软件通常也有很高的诈骗和病毒传播风险。
记住以下几点特征,可以快速辨别假冒APP,防止上当受骗:
手机应用市场的“雷”这么多,年轻人已经防不胜防,何况是家中的长辈呢?别忘了转发提醒他们,发现类似APP赶紧卸载!
本文主题词:工信部近日通报了60家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防恶意软件,恶意软件自我保护,保护手机软件隐私app,恶意软件的常用自我保护措施,保护手机隐私的软件排名,防止手机隐私泄露的软件,12月21日工信部通报63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恶意应用泄露隐私有什么,防范恶意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