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的「桌面西装」:TOPPING A50III与D50III解码耳放组合
无论是dCS Vivaldi还是CH Precision C1/D1系列,这些外形设计风格一致、内在功能设计高度适配的「西装」系统总是受到高级音响发烧友的追捧。然而,这种将单一功能极致化的设计通常并不适用于中低端入门级别,因为「西装」的设计制造成本过高,远没有多功能一体机来得「实惠」。因此,在万元内价位很难看到独立设计的分体耳机/音响系统,更不用说两三千元价位了。
颠覆传统的「桌面西装」TOPPINGA50III与D50III解码耳放组合
然而,TOPPING一如既往地不走寻常路,最近推出了品牌中端分体设备的最新款——A50III耳放与D50III解码「西装」系统,售价不足3000元。在论坛上,有TOPPING粉丝将这套系统称为耳机发烧友的第一套「西装」,那么超低价的它真的有这个资格吗?
这套「桌面西装」与我们心中那些常见的「坦克西装」不同,虽然是原厂独立功能的分体设计,但D50III与A50III两台小机器实际尺寸只有手掌大小且厚度控制到了「随身级别」。这就给这套「西装」带来了大量优势,但也有无法回避的问题出现。
首先,这套系统因为体积小巧可以轻松置于任何桌面,同时因为是分体设计,所以虽然体积小巧但每个机壳内都拥有着相对同体积一体机产品更加充裕的空间。比如D50III就搭配了两颗ESS公司旗舰DAC ES9039Q2M,并从家族高端机型上下放而来了自研IV模块,配合TOPPING Tune软件可以支出丰富的PEQ自定义调节。它甚至还内嵌了高通最新蓝牙芯片支持包括LDAC在内的主流高码率无损蓝牙传输编码。而A50也是目前同体积独立耳放中推力最可观的一台,在THD、DR、SINAD参数保持TOPPING一贯「数零」能力的优异指标下做到了单端1.4W、平衡3.5W的输出能力。是的你没看错,巴掌大的耳放是平衡设计且有平衡输出能力的,这一点咱们后面再细聊。
以上,这套「西装」是不是看起来还是挺强悍的,但一个多月的使用下来发现它还是有着一些明显槽点的。首先为了达到更好的声音表现TOPPING采用了全平衡设计并在平衡输出下可以选择更大的输出电平,这对于耳放的表现或是与主流的专业监听音箱及后级搭配时会有明确的优势,但。。。。。。这两台小机器是没有可能配置标准XLR平衡接口的,所以TOPPING选择了专业的TRS接口。当然从电气性能上来说TRS无疑是非常靠谱的,只是对于普通发烧友来说不管是采购成本还是使用便利性上来说都不够友好。其次因为两台机器的个头与体积实在过于「迷你」,而有些TRS平衡线的线身较为粗壮,所以在平衡连接状态下可能会出现两台机器无法平贴,出现「翘尾巴」的情况。
入门机型「西装化」的意义,实际声音表现首先我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以往并不是特别认同在较低价的机型设计上采用「西装」方案。原因非常简单,高阶贵价机型选择「西装」分体架构可以进一步扩大机壳内体积与电磁屏蔽性能,使最终所呈现的声音更加极致。但同样的分体设计意味着「多个香炉多个鬼」,在几千元售价的进阶级别产品上,「西装」分体设计让用户使用中势必会增加一定的学习与调试的成本,更多的连线和配件的投入也让使用成本进一步提升。再考虑到售价对内部设计与配件的限制,这样做是否还有意义呢?
带着这一疑问我对AD50III组合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蹂躏」。一个多月的使用下来,我发现TOPPING D50III/A50III似乎在对传统观点作出全新的挑战。我个人理解TOPPING的设计师或许一直在努力从极致设计与有限成本之间找寻最优的平衡点。哪怕是在进阶价位,因为分体设计也依然让TOPPING的设计可以获得更加充裕的硬件布置空间,不管是D50III还是A50III内部电磁环境相比同价位的一体机明显更具优势,很多一体机无法置入的大体积优秀声学部件得以保留。同时因为「西装」分体设计还让单一机型的体积得到更佳的控制,「叠叠乐」的摆放不但从「脑放」开启方面做出了提升,也实实在在的节约了这套耳机系统的摆放体积,为本不充裕的桌面空间做出了贡献。
同时还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是,TOPPING D50III/A50III「西装」设计也让这套系统拥有了更好的升级属性,考虑到A50III非常不错的驱动能力,这套「西装」用户在日后需要升级更高阶系统时可以优先考虑DAC解码部分的更替,而A50III完全可以在万元系统下继续留用并较好的展现前端升级后的声音变化。除非是升级到大几千或是万元以上的独立耳放,A50III才有「下岗」的可能。
本文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