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AI公司14款大模型获新一轮备案审批,零一万物等公布喜讯》

文章润色:

13家AI公司14款大模型获新一轮备案审批,零一万物等公布喜讯

13家AI公司14款大模型获新一轮备案审批,零一万物等公布喜讯

1月25日,据钛媒体报道,近期,国内共有13家AI公司的14款大模型成功获得新一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以下简称“大模型备案”)审批。这些公司包括小米、第四范式、零一万物、BOSS直聘、衔远科技、新壹科技、识因智能、创思远达、步刻科技、智联招聘、掌阅、什么值得买以及脉脉。

据了解,头部大模型初创公司零一万物刚刚通过了大模型备案,未来将面向公众开放服务。同为AIGC领域创业公司的衔远科技和新壹科技,也在近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布了这一好消息。此外,去年成功登陆港交所的第四范式官方宣布,其「式说」大模型已正式通过大模型备案;消费内容社区什么值得买于1月25日宣布,其大模型产品「AI问答机器人」顺利通过备案,这是一款专注于消费领域的垂类产品。

在上述名单中,小米、Boss直聘等几家高关注度厂商暂未回应相关消息,而脉脉已向界面新闻确认通过了大模型备案。

今年1月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第三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公告,这是继2023年6月20日的《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和9月1日的《关于第二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信息公告》之后的第三批算法备案清单。截至目前,国内已累计有280款算法完成这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其中包括百度、阿里、腾讯、抖音等知名厂商。

早在去年6月20日,网信办公布了《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首批共41类算法入围,这一清单的发布被视为大模型领域应用落地配套监管正式开启的标志。两个月后的8月15日,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是国内首份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范性政策,体现了立法者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积极鼓励态度。

对于算法备案清单和大模型备案之间的关系,一位大模型头部初创公司的负责人解释称:有大模型产品的公司都需要先备案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再对大模型产品进行备案,大模型产品里要包含已经备案的算法。

去年8月31日凌晨,以百度、百川智能为首的明星厂商率先对外官宣了全面开放大模型应用服务的消息,引发科技圈关注。同日,中科院、商汤、MiniMax、抖音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1家厂商陆续宣布,其大模型产品都可直接向公众提供服务。

“大模型想商用上线,就需要完成系列合规动作,包括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现在做完了,但不等于他们拿到了所谓‘大模型牌照’。”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曾对界面新闻记者指出,市面上普遍采用的大模型牌照说法并不准确,获得备案才是更准确的说法。

11月4日前后,据多方消息汇总,又有第二批企业相对集中地通过了大模型备案,主要包括月之暗面(Kimi大模型)、昆仑万维(天工大模型)、知乎(知海图AI大模型)、美团、出门问问(序列猴子大模型)、面壁智能(Luca大模型)以及网易有道(子曰大模型)等十家。

华安证券报告指出,首批通过备案的AI大模型聚焦ToC(面向消费者)端应用,第二批次则集中于大模型的ToB(面向企业)端产业化,ToB、ToC共同发展的现象逐渐显现。截至目前,算上新一批获得备案的厂商,国内所有核心玩家的大模型产品几乎都获得了大模型备案。

业界普遍将去年8月31日视作大模型市场进入全新竞争阶段的标志。理论上讲,获得大模型备案确实有助于产品形成数据飞轮效应。华兴资本投行事业部AI负责人秦川曾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更像是面向应用端的规范,因此市面上各大模型厂商通过备案之后,纷纷对应发布了更多的AI助理产品,“厂商并不是需要通过这个备案来做基础模型,而是需要获得一个面向应用的‘牌照’。”他称。

本文主题词:

大模型ai,模型aic,模型厂商排名,模型大会,模型大厂,模型公司排行榜,aida模型,2020十大模型,模型ipo,模型排行榜

点赞(28)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