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一场无谓的权力游戏》
近年来,手机作为私人财产,却频频被各种APP占据。从上级统一部门到本地区,各类软件层出不穷,如某某先锋、今日某某、某某发布等。虽然部分APP质量较高,但也有很多内容质量一般、阅读价值不高,且使用体验欠佳,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困扰。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终于被央媒点名批评了,其实早就该整治了!](https://yunkanjia.com/uploads/images/45393639146e4148b76972d87e7ab296.jpg)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终于被央媒点名批评了,其实早就该整治了!
首先,受困于此的是APP的开发者们。接手这类项目的程序员们深知其中的艰辛。原因在于,布置设计这个APP的甲方往往只是一个科员或科长,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该如何操作。当软件完成后,他们只会说不满意,但对于想要什么样的模式却一无所知。好不容易熬到分管领导那里,又会有新的想法出现。等到最终呈递给主要领导时,修改次数更是难以计数。在此期间,如果碰上领导调动,一切工作几乎都要从头开始。这种无限次的折磨,让许多软件公司都对此类合同望而却步。
其次,受影响的还有APP的用户们。APP发布后,首要任务便是推广。许多人因此领到了任务,自己先安装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还要负责推广给他人,否则就可能面临通报批评。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厚着脸皮请亲戚好友帮忙安装,等统计完成后便立即删除。此外,为了充实APP的信息来源,办公室的信息员和宣传岗的同志们也是苦不堪言,不得不绞尽脑汁编写大量信息,尽管其中很多都是毫无可读性的内容。但为了展示APP的价值,他们又不得不强迫人们阅读,通过打卡、积分排名等方式进行通报。
这种“屁股决定脑袋”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浪费一批资源去证明某个“点子”的正确性。由于权力的作用,下面的一批人只能被迫配合演戏,这不仅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还导致了不必要的内耗。央媒点名批评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正是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本文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