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论:现实世界的虚拟猜想》

综述:或许你曾听说过这样的观点,我们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虚拟空间,类似于我们精心制作的游戏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仿佛真实存在的人类,而这都得益于该虚拟世界技术的先进程度。这一观点反映了一种被称为设计论的思想,即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由更高级别的存在所设计和控制的。围绕着这一思想,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奇妙的想象,例如著名的电影系列《黑客帝国》,其中描绘了一个由人工智能为人类设计的虚拟世界。那么,关于设计论是否有任何证据呢?在这里,我不打算直接给出答案,但我将为你呈现一些设计论支持者常用的例子,相信你在阅读后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

被刺杀的总统:当我们谈论到亚伯拉罕·林肯和约翰·肯尼迪这两位美国总统时,他们之间的一些惊人相似之处常常引起人们的兴趣。例如,两人在周五遭遇暗杀,均遭受头部枪击,暗杀当天都与妻子一起观看演出,以及他们的继任者都姓约翰逊等。这些相似之处似乎充满神秘色彩,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某种预言或巧合,象征着两位总统之间特殊的联系或命运。然而,这些共同点并非完美无缺,它们之间存在诸多细微的差异和例外。例如,林肯遇刺于1865年,而肯尼迪则在1963年,两个年份虽相近却并不完全相同,相差了一个数字1。另外,尽管两位总统的继任者都姓约翰逊,但他们也有不同的姓名和政治立场。

注定发生的悲剧:泰坦尼克号是一艘豪华邮轮,于1912年4月15日与冰山相撞后沉没,导致1500多人丧生。然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场悲剧在14年前竟被一位作家预言。这位作家名叫摩根·罗伯逊,他在1898年出版了一部名为《不可沉没的泰坦号》的小说。书中描述了一艘当时最先进的邮轮——泰坦,它在4月中旬的夜晚与冰山相撞后沉没,导致2000多人死亡。小说中的故事与泰坦尼克号的真实事件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包括邮轮的名字、规模、速度、航线、撞击时间以及救生艇数量等。然而,仔细分析这些相似之处后,我们发现它们并没有那么巧合。例如,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北部沉没,而泰坦号则在大西洋中部,两地相距甚远。此外,泰坦尼克号在夜间沉没,而泰坦号在白天沉没,两者在时间上有显著差异。

随彗星而去的人:马克·吐温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其代表作品包括《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历险记》,作品充满幽默和讽刺,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出生和死亡与一颗彗星有着神秘的联系,那就是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是一颗周期性彗星,大约每76年绕太阳一周并回到地球附近。马克·吐温出生于1835年11月30日,而那年哈雷彗星恰好出现在地球上空。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而那一年的哈雷彗星再次划过地球上空。令人惊讶的是,马克·吐温在临终前对自己与彗星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我来到这个世界时,哈雷彗星也在陪伴着我。我想我会与它一同离开。当它下一次出现时,我将离开这个世界。我希望它能够带走我。”然而,这个巧合也存在许多牵强之处。例如,马克·吐温的出生日期是1835年11月30日,而哈雷彗星出现的日期是1835年11月16日,这两个日期并不完全一致,相差了14天。另外,马克·吐温去世于1910年4月21日,而哈雷彗星再次出现的日期是1910年4月20日,这两个日期也有一天的差异。更重要的是,马克·吐温的预言并不十分准确,因为他并未与哈雷彗星同时离开这个世界,而是在彗星再现前一天去世。

同名之人:乔治·福尔曼是一位备受瞩目的美国演员,他在《猫鼠游戏》和《疯狂的麦克斯》等影片中扮演角色,作品充满动作和悬疑,对后世演员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曾在一次飞行中与一个同名同姓的人相遇。那个人也叫乔治·福尔曼,是英国的商人,他于1975年乘坐从伦敦飞往悉尼的航班QF72。两位乔治·福尔曼不仅同名同姓,还同座同机,就坐在头等舱的第二排,一个在左侧,一个在右侧。这个事件和乔治·福尔曼参演的一部电影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航班号、目的地和座位等。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这个世界的程序出了问题,才把本应是戏中戏的剧本拿到了戏外来运行。然而,由于外国人的名字容易重复,因此这种情况看起来也是正常现象。而且电影中的飞机是一架小型的私人飞机,而乔治·福尔曼的飞行中所乘飞机则是大型商业航班,两者在类型上有显著差异。

设计论现实世界的虚拟猜想

设计论现实世界的虚拟猜想

本文主题词:

设计论现实世界的虚拟猜想是什么,设计论现实世界的虚拟猜想论文,虚拟设计现实概念基础,虚拟现实可以把设计者的构思变成看得见的,虚拟现实设计说明,虚拟与现实设计,虚拟现实设计作品,虚拟设计的例子,虚拟现实可以把设计者的构思变成,虚拟现实设计概论

点赞(89)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