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租赁市场繁荣背后:消费者深陷价格迷局》

本报记者卢岳、实习记者王鑫坤报道,2023年12月下旬,由于投诉量激增,黑猫投诉平台创建了微博话题“苹果手机租比买贵50%”,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当天,该话题的阅读量便迅速攀升至45万次。

随着高端手机价格的持续上涨,手机租赁产业在市场中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以租代购”真的是明智之选吗?其中又隐藏着哪些常见的陷阱呢?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近年来,凭借租金低廉、设备更新迅速的优势,手机租赁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一位消费者霍先生向记者表示:“现在网上有很多租手机的渠道,租赁过程十分便捷。甚至在参加演唱会之前,有人会租一部功能强大的长焦镜头手机来捕捉精彩瞬间。”

根据IDC的调查数据,预计到2023年,中国手机租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同时,市场上的手机租赁平台数量已超过400家。在众多应用中,具有庞大用户流量的人人租平台近期的使用量已超过1000万人次,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以租代购”方式的青睐。

然而,在这股热潮背后,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大多数都与消费者权益密切相关。截至当前,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租手机”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投诉案例高达28705条,涉及人人租、俏租机、魔法租手机、租少侠等多个租赁平台。以人人租平台为例,其消费者投诉量接近8000条,投诉内容主要包括擅自扣费、买断后仍不解除监管锁、捆绑销售等问题,其中“价格”成为了投诉的重灾区。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众多手机租赁平台在宣传时都标榜“低租金”、“帮您省钱”,但实际上,许多消费者并未享受到预期的低价优惠,反而陷入了“续租”和“买断”的两难境地。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质疑:“‘租’真的比‘买’便宜吗?”他们发现,通过“以租代购”方式获得手机的累积成本,往往远高于直接购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大部分相关投诉显示,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手机总成本比直接购买高出30%至50%。例如,在人人租平台上,一台全新iPhone 15(6.1英寸,128G存储)的买断总体成本为7678元,比官网售价5999元高出1679元,溢价近30%。

目前,主流手机租赁平台主要采用“租完归还(可随时买断)”和“租完即送”两种模式。然而,这些看似完善的租赁模式背后的成本计算,很少有消费者能真正搞清楚。iPhone忠实用户季先生表示:“很多平台的租期至少为1年,1年的累计租金已达到对应产品官方售价的七八成。有时,由于面临高额的沉没成本,消费者不得不选择在租期结束后买断。”

在爱租机平台上,一台128G存储的iPhone 15 Pro一年的租金达到了6289元,占到了官方售价7999元的近80%。此外,该平台还在醒目位置标注了“买断梯度价”、“越早买断越划算”的字样。然而,在该iPhone 15 Pro订单的支付页面,第一期的买断价格达到了8684元(第一期租金551元 买断尾款8133元),已经高出官方售价7999元近700元。

业内人士指出,租赁平台最初以“低价”为噱头吸引消费者,但在合同条款和租赁流程中设置了各种隐性费用,目的是让消费者认为“租比买划算”。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价格问题引发的投诉外,很多用户还反映遭遇了“暴力催收”。对于付款逾期或想延期还款的消费者,租赁平台往往会采取骚扰、威胁甚至恐吓本人及家人的手段。

对此,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副主任袁帅表示:“针对租机平台的‘租完即送’模式,如果超过50%的买断年化利率存在高利贷的嫌疑。此外,如果租机平台要求查询用户征信且进行分期付款,可以视为变相的分期贷款。”

手机租赁市场繁荣背后消费者深陷价格迷局

手机租赁市场繁荣背后消费者深陷价格迷局

根据《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融资租赁公司应建立健全租赁物价值评估和定价体系,并根据租赁物的价值、其他成本和合理利润等确定租金水平。售后回租业务中,融资租赁公司对租赁物的买入价格应有合理的、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不得低值高买。

业内人士强调,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重的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有关部门应对此予以整治。

本文主题词:

手机租赁市场分析,手机租赁行业,手机租赁前景,手机租赁业务是否合法,手机租赁有坑吗,手机租赁好不好,手机租赁划算吗,手机租赁合法吗,手机租赁,手机租赁违法吗

点赞(86)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