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电池门”赔偿风波:中国用户为何缺席?

近期,苹果公司因2017年的“电池门”事件向美国用户支付了赔偿款,引发广泛关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笔款项并未包含中国用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悉,苹果公司在2017年推出iOS 11.2版本后,部分iPhone 7用户反映称,更新系统后手机性能出现下降。苹果公司回应称,这是为了应对电池老化可能导致手机关机的问题,而新增的“电源管理系统”在必要时限制了部分iPhone的性能。此回应在美国市场引发了集体诉讼,尽管苹果公司坚决否认存在“不当行为”,但在2020年3月同意支付5亿美元和解金,其中3.1亿美元用于赔偿受影响用户。

苹果“电池门”赔偿风波中国用户为何缺席?

苹果“电池门”赔偿风波中国用户为何缺席?

此次赔偿涉及多款机型,包括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及iPhone SE。这些机型在2014-2016年间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iPhone 7系列的“中国红”配色版,在京东商城上线首日便获得了近40万台的预订量。然而,中国消费者并未获得赔偿,原因是中国用户并未发起相关诉讼。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在没有诉讼的情况下,指望苹果公司主动赔偿中国用户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苹果并非首个在中国市场采取“双标”行为的跨国公司。从大众到宜家,诸多行业都曾出现过类似的不诚信行为。

过去,国人曾迷信“进口货就是好”,对外国品牌展现出极高的包容度。然而,随着中国制造崛起和进口商品祛魅,人们的观念逐渐回归理性。如今,国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面对双标的外国公司,我们有必要勇敢地说“不”!

本文主题词:

苹果电池门事件,苹果电池门事件有哪些机型,苹果因电池门在欧洲多国面临诉讼,iphone电池门事件,iphone电池赔偿,苹果手机电池门事件,苹果手机电池索赔,iphone电池门解决方案,苹果电池门事件总结,苹果电池门事件是什么

点赞(21)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