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国家电网的国际征途》

为何美国电网是私营,我国却是国控?有何不同?当我们探讨电网建设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多年来,各大国纷纷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其中不乏曾经的冷战主角——苏联和美国。然而,它们的尝试并未取得持久成功,要么因技术限制需要降低电压,要么因成本高昂而无法大规模实施,这些技术最终未能走出实验室便被搁置。

反观我国,由于疆土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大,要实现电力的全面覆盖绝非易事。为了解决这一挑战,自2004年起,我国的电网建设不再仅依赖个别力量。在相关部门的引领下,高校和科研机构汇聚了大量人才和高精尖设备,共同投入到这项伟大事业中。经过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研究团队终于在实验中发现了新型绝缘材料,为特高压输电技术攻克了最为关键的难题。经过数年的筹备与调试,晋东南地区成功实施了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技术示范工程。时至今日,我国已在特高压直流电运输方面取得了世界之最,总里程达3324公里,横跨中西部六省,在输电距离和输送总量等方面取得了多个世界第一。

全球能源互联国家电网的国际征途

全球能源互联国家电网的国际征途

这种宏伟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国家的统筹规划和强力推动。倘若电网走向私营,试问哪个个体能够具备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和执行力,来实现西电东送等重大项目的实施?

将目光转向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德州,该地区的电网运营主体因发展特点而分散掌握在众多利益公司手中。2021年,德州遭遇了历史性的低温灾害,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8摄氏度。伴随寒潮来袭,德州出现了大面积电网故障,近四百万人无法正常使用空调和热水。究其根源,德州80%的电力来源于火力发电,而长时间的低温和设备老化导致发电厂过载瘫痪。原本引以为傲的非部门管控的电网系统,却在严寒中将德州民众置于困境。

通过横向比较,不难发现私营与国营电网的优劣。一个国家主控的电网意味着集中力量办大事,出现问题时责任明确,尤其是涉及民生的事项。一旦发生事故,哪个私营主体有能力承担责任并迅速解决问题

至于国家电网前缀为何不是“中国”,原因在于其实际控制的电网范围不仅包括国内,还包括其他国家。若称为“中国电网”,可能会引起对他国发展命脉控制的误解。作为一家央企巨头,截至2023年,国家电网已在意大利、希腊、菲律宾、巴西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干线能源网络合作。这意味着在进行当地电力建设时,我国也参与了改造和决策过程,企业的落地及设备出口使得我们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中制定了中国的电网国际标准。

这一过程并非趁虚而入,而是展现了大国风范。回顾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许多国家为减少赤字被迫出售国有资产。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开始迈向世界舞台。从2010年到2016年,国家电网成功收购了巴西七家输电公司、南澳输电公司、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以及意大利、比利时输电公司的股权。短短十几年间,国家电网成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电网并未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反而在国家面临困境时伸出援手,与他国开展电力建设合作,而非完全掌控。这种适时的援助和适度的合作,体现了我国乐于助人的态度,同时表明此次合作并非恶意控制,而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君子协定。

我国电网的发展并未止步于过去的辉煌,而是继续向一极(北极)一道(赤道)的未知领域进发。得益于特高压输送技术的支持,我国电网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电力建设。纵观国家电网的全球资产规划地图,不难发现大部分合作伙伴位于一极一道地区。这为我们的新目标——全球能源互联网——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

据勘测专家对北极地区风能资源的深入研究,该地区技术可开发的风能资源约为1000亿瓦,约占全球陆上风能资源的五分之一。而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于北非、中东等赤道地区,可开发资源潜力占全球总量的30%。此外,赤道所在的热带地区还拥有丰富的风能、水能等优质发电资源。随着一极一道规划的稳步推进,国家电网将在北极地区和赤道地区与友国开展清洁能源开发与合作,将北极的风电资源从北向南输送到东亚、南美等地。

本文主题词:

全球能源互联国家电网的国际征途是什么,全球能源互联国家电网的国际征途有哪些,全球能源互联国家电网的国际征途包括,全球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国家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定位是全球能源革命,全球电力互联网,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包括什么体系,全球能源互联网融入特高压、智能电网

点赞(47)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