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便携式微型计算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告,其中1批次标称商标与型号规格为“Lenovo小新14ABR8”的产品不合格,标称生产者名称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该项目不合格项目为“1GHz以下辐射发射”。
联想,曾经的科技巨头,近年来却似乎陷入了困境。除了国内外价格差异、5G投票门等争议事件,司马南对联想的一系列质疑更是让联想声誉跌至谷底。此外,联想还面临着毛利率低下、盈利能力不足以及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联想过去的发展策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华为相比,联想的发展策略更注重收购和兼并,而非技术研发。这种“外延式”扩张的道路虽然在初期具有成本优势,但到了一定阶段便可能遭遇瓶颈,导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过度依赖供应链。反观华为,则始终坚持技术驱动,注重研发投入,尽管近期受到国际贸易局势的影响,但仍在持续投入巨资于研发。
![联想面临严峻挑战产品抽检不合格引发关注,毛利率低下及研发投入不足问题凸显](https://yunkanjia.com/uploads/images/c4042682429144bbbc5cabb69cf95526.jpg)
联想面临严峻挑战产品抽检不合格引发关注,毛利率低下及研发投入不足问题凸显
在盈利能力方面,联想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毛利率长期偏低,净利率甚至一度低于1%,这反映出联想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足,无法支持足够的研发投入。相比之下,一些研发型企业虽然净利率较低,但由于毛利率较高,仍能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和市场开拓中。
然而,联想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供应链体系。作为“链主”,联想构建了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然而,这也使得联想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供应链,尤其是在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上。如果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联想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本文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