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米宣布自家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Xiaomi HyperOS)的发布,业界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小米表示,该操作系统是基于深度优化的Android和自研的Vela系统融合而成,重新编写了底层架构,旨在为未来的百亿设备和百亿连接提供万物互联的基础。据悉,Vela系统是基于NuttX内核的自研操作系统,类似于在魔改AOSP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Vela系统重写底层架构,以打造一个全新的系统。这个系统主要面向手机、小米汽车以及众多AIoT设备,未来将逐步应用于各种设备,主打全终端万物互联。

尽管小米的这款操作系统并非完全独立于Android生态,但它确实为解决小米旗下不同计算能力和体积的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操作系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真的是一件好事?

目前,除了小米之外,华为、vivo等公司也在积极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未来,荣耀、OPPO等品牌可能也会跟进。此外,还有消息称酷派将与腾讯合作推出自研操作系统。任正非曾透露,目前已有30多个基于鸿蒙开源构建的操作系统,而在PC端,国产操作系统更是多达十几款。

虽然国产手机厂商试图摆脱对国外操作系统的依赖,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目前看来,操作系统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首先,操作系统的“百团大战”可能导致架构、CPU平台、应用开发者、硬件玩家等的分散,从而带来兼容性和开放性方面的难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软硬件底层支撑。其次,大量资源可能被重复利用,造成浪费。许多操作系统开发人员可能在重复造轮子,而不是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操作系统的成功关键在于生态,即如何解决用户和应用开发商的使用和开发问题。因此,操作系统宜少不宜多,因为操作系统面临着适配的难题。如果多家厂商都去做操作系统,而不去关注上下游生态链的完善布局,那么生态将无从谈起。应用厂商不开发,硬件厂商不支持,商业周边不配套,消费者不接受,那么无论开发多少种类的操作系统,都不过是技术上的自我陶醉,难以持久。

目前,国产PC操作系统已经形成了十多种技术路线,针对不同芯片架构更新不同的版本。由于缺乏统一的开发标准,这些操作系统版本和技术路线过多,导致调试成本高昂,搭配复杂,进一步加剧了适配的难度。

国产操作系统热潮下的隐忧

国产操作系统热潮下的隐忧

本文主题词:

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之路,国产操作系统介绍,国产操作系统叫什么名字,国产操作系统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国产操作系统现状如何,你了解国产的操作系统吗,国产操作系统有哪些?功能,国产操作系统最新消息,国产操作系统百科,国产操作系统有什么特点?

点赞(83)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