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的新平台:从学院到网络社区的转变"

在这个时代,媒体、网络与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文艺批评的新平台,引发了所谓的“技术转向”。批评的场域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刊、杂志和著作,而是扩展到了豆瓣、知乎、贴吧等网络社区。同时,批评的形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来的学院批评和媒体批评平分天下,转变为微评、点赞、弹幕甚至表情包的流行。

然而,这种转变也带来了批评的窘境。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建制化批评泛滥过剩,往往无法摆脱固有的“路径依赖”,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文艺现象。另一方面,真正的批评变得越来越稀缺。真正的批评是指由内行人士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的诚实不欺的文字,既能理解消费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又能坚守批评的底线,强调文艺的精神性和审美价值。

汪涌豪:我们所瞩望的这个时代的批评

汪涌豪:我们所瞩望的这个时代的批评

幸运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媒介研究兴起以来,面向网络文学、视觉系影视与二次元动漫等各种新文艺的批评已渐有起色。批评的成熟不仅取决于批评家与新文艺之间的认知距离,还取决于他们的价值观、知识储备和审美期待。只有当批评家的意识自觉,才能实现批评的在场与及物,赋予热忱而饱满的真批评权力。

尽管如此,足以因应当下文艺发展整体的批评还很薄弱,真正能面向新文艺、解释新样态的批评还很稀缺。我们希望未来的批评能够与当下文艺建立更健康合理的关系,不仅仅是追随或讨伐,而是更多地提点和陪伴,关注热点的同时揭示痛点。

本文主题词:

汪涌豪的为人,汪涌简介,汪涌涛简介,汪潮涌讲话视频,汪潮涌困局,汪潮涌家族,汪潮涌父母,汪涌豪的文章,汪涌豪诗,汪潮涌讲话

点赞(38)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