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企业在RISC-V架构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阿里巴巴、中兴通讯和华为等巨头纷纷投入巨资研发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产品,覆盖了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服务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多个重要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甚至预言,凭借RISC-V架构,中国有望在芯片市场与ARM和X86三分天下。
然而,一些网友仍然对RISC-V的安全性表示担忧,认为其起源于美国,可能会面临类似ARM那样的断供风险。实际上,RISC-V架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RISC-V架构全球共享的开源未来](https://yunkanjia.com/uploads/images/624f7be1db334f7aa496fe30b96142d0.jpg)
RISC-V架构全球共享的开源未来
RISC-V架构诞生于2010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创立。起初,该架构仅作为开源项目存在,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和修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参与到RISC-V的研发中,使得其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开源项目。如今,RISC-V基金会已经成为一个拥有70多个成员国和3000多家企业成员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与美国的关系相对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在全球RISC-V架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据统计,中国企业占据了RISC-V基金会最高会员的80%以上,并且在代码贡献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此外,2022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超过100亿颗,其中一半以上由中国市场贡献。
美国对于RISC-V架构的影响力已经相当有限,更无法实施任何形式的断供。因此,中国企业可以放心地投资和发展RISC-V架构。当然,RISC-V架构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与ARM和X86分庭抗礼,还需要克服生态碎片化等问题,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
本文主题词:risc-v架构介绍,risc-v架构是哪个公司的,risc-v架构图,risc-v架构是谁发明的,risc-v架构概念股,riscv架构是什么公司的,risc架构属于哪个国家,risv-v架构,risc-v架构是哪国的,riscv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