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润色如下:

滇藏铁路(图1)起始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途经楚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等地,进入西藏自治区,再经然乌、波密、林芝、山南,最终抵达拉萨市,全长约1700多公里。图1展示了滇藏铁路的地理位置。目前,昆明至丽江段和拉萨至林芝段已经建成通车;丽江至香格里拉段预计在2023年底完工;然乌至波密段和波密至林芝段则预计在2030年底竣工。目前,仅剩香格里拉至然乌段正处于前期研究阶段。

该段铁路位于滇西北和藏东南地区,穿越横断山脉的“三江并流区”。该地区构造活动频繁,地形切割严重,地震活动不断,山地灾害频发,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极高,使得工程建设和运营面临极大挑战。

线路将从在建的丽香铁路香格里拉站北端引出,向西北穿过白马雪山(云岭)、碧罗雪山(怒山)、伯舒拉岭,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经过云南省德钦、贡山县以及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最终到达八宿县然乌镇,连接波密至然乌铁路并与川藏铁路接轨。新建正线全长约377公里,其中云南省境内145公里,西藏自治区232公里。此外,还将建设桥梁42座共39公里,隧道28座共321公里(最长隧道21.4公里),桥隧总长360公里,桥隧比例高达95%。沿线将设立19座车站。

1项目自然及社会环境特征

滇藏铁路香格里拉至然乌段项目概述

滇藏铁路香格里拉至然乌段项目概述

1.1项目自然环境特征

香格里拉至怒江西岸段位于典型的三江并流高山峡谷区。这一区域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物。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横断山脉迅速隆起和切割,岩石破碎、褶皱,形成了独特的“四山并立”(大小雪山、云岭、怒山、高聚贡山)、“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自然奇观(图2),海拔在1540~6410米之间,相对高差达2500~4000米。

怒江西岸至察隅段为伯舒拉岭高山原区,山体呈北偏西走向,海拔在4000~5000米左右,相对高差多在1500米以下。察隅至然乌段属于高原斜坡地带高山峡谷区,以海拔4900米的德姆拉山口为界,以北属帕隆藏布水系,以南属察隅河水系,海拔在2800~5700米之间,相对高差达2500米以上。研究区域内发育有中甸-德钦断裂、金沙江断裂、澜沧江断裂、巴塘断裂、怒江断裂、嘉黎-察隅断裂(图3)。

1.2项目社会环境特征

第一,滇藏铁路沿线地广人稀,平均人口密度仅4.6人/平方公里,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山间盆地,聚集度较低,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2020年城镇化率仅为33.0%。其中香格里拉市有18.6万人,德钦县有5.5万人,贡山县有3.9万人,察隅县有2.8万人。

第二,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有G219、G215、G214等国道和德(钦)维(西)、德(钦)贡(山)等省道,多为三级以下等级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沿线电源分布不均,大部分区域或无电网覆盖,或缺乏有力的高电压等级电网支撑,供电能力较弱。

第三,经济总量较小,2020年GDP为277亿元,占区域总量的1.0%,三种产业比重为7.1∶39.7∶53.1,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较大。沿线以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等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旅游景观资源十分丰富,2019年沿线接待旅游人数2224万人次,受制于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沿线景区配套和接待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潜力巨大。

第四,矿产资源丰富,分布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种,其中羊拉、红山铜矿已探明铜金属储量达260×104吨,普朗铜矿储量在300×104吨以上,铅金属储量48×104吨,锌金属储量83×104吨,大理石储量28.4×108立方米,铁矿储量在2500×104吨以上。但矿区多处于高原峡谷地区,运输条件差,资源无法充分开采利用。

2项目的特点与重难题问题

滇藏铁路香格里拉至然乌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其勘察设计和建设运营难度较大。为更好地确定项目总体设计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及对策措施,本文从分析区域路网分工、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出发,项目的特点和重难点问题

本文主题词:

滇藏铁路香格里拉至邦达段,香格里拉滇藏线,滇藏铁路丽香段,滇藏铁路香邦段开工,云南香格里拉铁路,滇藏铁路香林段在建吗,云南香格里拉高速公路,香格里拉到芒康铁路,大理香格里拉铁路,云南省g7611宁蒗(泸沽湖)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

点赞(53)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